人宇科学论坛------梦开始的地方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第七章 高能保健康寿功

向下

第七章 高能保健康寿功 Empty 第七章 高能保健康寿功

帖子  Admin 周三 七月 13, 2011 6:09 pm

                          
  第七章 高能保健康寿功


  这套功法的原名叫《全能信息按摩功法》,它是一种配合张维祥特功治疗法的辅助功法,也是防病健身的功法。虽然不是张维样特功治病的主要手法,但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一)高能保健康寿功功法和功理

  本功法是张维祥特医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主导,吸收了民间医学的精华而创立的。

  (1)功法以人体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为理论基础。

  张维祥医师认识到:人体各脏腑之间,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进而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这种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恢复时(即中医说的阴阳失调时),人就会生病。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以及饮食、劳逸、疫病传染、外伤及虫、兽所伤等。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本身的功能紊乱,正气相对虚弱,二是邪气对人体的侵入。正气即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正与邪斗争的反映。中国古代医学名著《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得病。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时,邪气乘虚而入,人体才能发生疾病。人体正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体质因素、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及营养,锻炼等情况,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地位,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主要作用。这就提出了不仅要保持机体正气的旺盛,还要搞好“避其毒气”的预防工作。

  从疾病的发生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那么以人体与自然界的交往为理论基础,并在其指导下编创的功法,习之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亦为必然。

  (2)功法注重大脑皮层对人体的整体调节。

  西医认为人体的调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末梢到大脑皮层的完整系统;二是体液调节,体液是指来自内分泌腺或体内任何组织细胞可以借血液循环运行或自行渗透,浸润的一切化学物质或代谢变化的总称,人的大脑皮层在调节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古代医学对于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关系也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灵枢•平人绝答篇》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在这里不仅说明了人的精神活动对精气等物质的依赖,而且也论证了精神活动和大脑皮层的关系,因此练功必须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功法要求练功者必须破除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及行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提倡高尚的道德品质,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

  (3)经络学说是功法的主脉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经络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作用。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同时经络又是血气循行的通路。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血气的滋润,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血气之所以能够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组织器官,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灵枢•本脏篇》所说:“经络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滋筋骨,利关节者也”,就是说明了经络的作用及其对人体的重要性。

  经络穴位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人体全身的三百多个穴位中,一半的穴位下面有经络。有的作用到皮肤、肌肉、肌腱的感受器或血管感受器,通过实验和临床实践认为刺激穴位,通过感觉神经末梢传入中枢神经,再通过传导和反射,实现所期望达到的作用。

  法国巴黎奈克尔医院研究员把一种无害的放射物质注射入病人的手脚穴位,然后用特制的摄影机追踪,竟发现这种放射物质真的按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经络图路线流动。刺激穴位可以加速这种放射物质的流动,但是如果把放射物质注射在非穴位的地方,它只会在注射处形成一个小肿块。

  上述实验,不但说明了经络在人体确实存在,而且还证实了刺激穴位,可以加强经络的功能。

  《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张维祥特医紧紧抓住了这一主脉,功法着眼于通经络。整套功法以穴位按摩为主线,刺激局部穴位,反射性地使整体调节功能加强,使机体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是本功法疗效显著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根本所在。

(二)关于高能保健康寿功的说明

  1.此套功法特别强调要在提高认识,认真落实特医治病综合原则的基础上练功,只有这样,才能在练功过程中接收到更大的能量,更有效地配合治疗。否则即便一天做功十遍,二十遍,也不会得到多大的能量。

  2.此套功法虽然是配合治疗的功法,对于治病调整气血,平衡阴阳,强身健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认真地规律地坚持天天做。

  3.此套功法,关键在于接收能量,其次才是疏通全身经络。它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练功。在动作要求上,可因人因病而异。有的患者由于条件所限,某一动作做得不标准,也没有关系。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或特殊情况下,做功时,可少于规定的动作次数或只做其中一部分功法也可以。

  4.由于患者病症不同,这套站功的功法若不能站着做时,可以坐着做,不能坐着做功时可以做卧功。针对患病的部位和身体条件可自行增加某一动作的做功次数。凡是能够做功的患者,都要求做功配合。做功时,身体不适的患者,可以在中间任何一节停下来,缓冲稍息一下,再继续做功。

  5.患者不能做的动作,可以隔过去不做,但做功的顺序不能颠倒。此套功法大多是穴位按摩,做功顺序颠倒了,对疏通经络,调节 气血不利。

  6.做功中出现酸、麻、胀、热现象,身上出现气流感觉及针刺感觉等是调节疏通人体气血经络的一种表现。

  7.特医治疗是一种独特的疗法,在练此套功法时,为了体现特医及本功法的辅助治疗特点和效果与其它功法的治疗不混淆,因此,从尊重这门科学出发,不应再练其它功法。

  8.晚上练完站功后,可以洗漱,休息片刻,再做卧功,一般间隔不超过20分钟。做完卧功后,即可入睡。早晨醒来,先做卧功,然后做站功。工作繁忙的同志,来不及做站功的,可移至白天任何时间补做。

  9.患者病愈后,应继续坚持做此套功法,以便能够长期接受较大的能量,达到防病健身,健康长寿的目的。

  10.练此功法,任何人都不会出现偏差,因此,没有任何禁忌。

  11.练功时要求全身放松,各动作自然用力,不能用蛮劲。有的动作,如甩手深呼吸,开始做的次数可少一些,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要同本身的体力相适应。超负荷的运动对身体不利,不仅影响能量的接收,也影响疾病的治疗。

  12.一人看病全家受益,现在已有很多这方面的事例。这就说明患者的家属成员也要配合练功。

  13.有人对练功的预备动作和每节后的放松动作不太重视,预备动作和每节后的放松动作,是包含在整个功法中的一个基木动作,看来简单,实则作用甚大。预备功动作是练好功的重要一环,每节功间隔的放松动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功法,都很重要,不能省略,应同其他动作一样同等重视,认真做好。

  14.做功中出现酸、麻、胀、热现象,身上出现气流感觉及受针刺感觉等是调节疏通人体气血经络的一种表现。

  15.本功法不同于其他气功功法,练功的各节动作核心在于接收高级生命的能量,疏通经络,因此,也不需要收功,自然放松就可以了。

(三)高能保健康寿功

  功法动作要领:

  站功:

  预备动作:松静站立,两眼微闭,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

  做功时注意:意,气,力三同步。

  (1)头面部按摩

1.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迎香穴,由外向里转小圈。右手指顺时针,左手指反时针。中冲穴位于中指尖端正中,离指甲一分处。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沿5分处,鼻唇沟内方。

2.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上迎香穴。上迎香穴位于迎香穴上一寸,鼻骨下凹陷处。

3.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挤按睛明穴,由内向外轻轻挤按。

  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旁开一分,鼻骨边际处。

4.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印堂穴,用力上下按摩。印堂穴位于两眉间正中处。

5.双手十指弯曲,呈虎爪形梳理头发。从前额发际经头顶向脑后,用力反复梳理。

6.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百会穴,两中指前后成一线,左前右后,向耳朵方向左右用力按摩。

  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交点凹陷处。

7.双手十指自然弯曲,梳理后脑部,从百会穴至颈部发际反复梳理。

8.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风府穴,两手中指相对,向里向上用力上下按摩。

  风府穴位于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枕骨枕外隆凸下方凹陷中。

9.双手食指,中指并拢,分别点按两侧风池穴,顺食指,中指所指方向,各斜上方,斜下方来回按摩。

  风池穴位于耳后枕骨下项肌外侧陷中(即风府穴两旁发际凹陷处)。

10.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迎香穴。

11.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摩上迎香穴。

12.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挤按睛明穴。

13.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印堂穴。

14.用双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按揉眼球。轻力按揉,不要用大力。先由外向里顺时针转,再由里向外逆时针转,不少于30次。

15.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外侧刮上下眼眶,从大眼角到小眼角用力按摩,不少于20次。

16.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太阳穴,先正转,后反转,中度用力按揉。

  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眦延长线相交凹陷处(即外眦延长线一寸处)。

17.两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自然弯曲,手指肚成一线,分别从太阳穴开始,经耳上、耳后、耳下至腮下按摩。按摩时用力,不能紧贴耳根,不能用指甲按摩。

18.用双手拇指,食指用力拽耳廓,分上,中,下部位,上部位向上,中部位向外,下部位向下,各部位拽三下为一次,要求做5一10次。

  以上各小节的按摩,均不得少于10次,小节内有要求的,按要求的次数做,有正转,反转要求的各做10次。

  头面部按摩完毕后,要求做缓解动作。

  姿势: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用鼻吸鼻呼做深吸慢呼动作3—5次,进行缓解调节,请注意,站功六节,每节之间都必须进行缓解调节,无论累与不累都要做。

  (2)前身按摩

  前身按摩要求每一节动作都要用内力。

1.右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自然弯曲按压左肩井穴15次,然后换左手做相同动作。做时四指要用力向里抓按, 肩井穴位于肩部正中央。

2.双手食指,中指并拢,按揉缺盆穴,先用右手按揉左缺盆穴。按揉后接着用右手侧掌沿骨外沿向右斜下方向推拉按摩,然后换左手做相同动作。

  缺盆穴位于颈部下面,锁骨上方凹陷处(俗称锁骨上窝)。

3.用双手劳宫穴分别按摩膻中穴,先左手按摩,后右手按摩。要求正转小圈用力按摩,范围不要太大,手掌不要离开膻中穴,要用内力进行按摩。

  劳宫穴位于第2、3掌骨间,掌横纹上,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中间。

4.用双手按摩胸部及两肋,按摩时要求中度用力;向内转圈按摩,按摩两肋时要求用力按摩。

  以上各部位按摩,均不得少于20次,然后做缓解动作。

  (3)后身按摩

1.用双手手背按摩腰区,肾区,不少于30次,以有麻、热感觉为度,按摩时,要尽量用力大一些。

  姿势要求:从乳中穴到命门穴,向两侧斜下方向按摩,向下按摩时要求双手接触,来回按摩。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腹部肚脐相对的后腰椎棘突下)

2.用双手背外劳宫穴分别按摩胸椎,腰椎至骶椎部位,先用左手,后用右手交替按摩,按摩时要求手背尽量往背上方抬,然后用力向水平方向来回按摩,缓慢下移,不少于30次,以发热为度,然后做缓解动作。

  (4)深呼吸

1.抬手深呼吸,抬手时要求收腹提肛,两手劳官穴相对,两臂自然伸直,十指并拢从体前上升到头顶,同时吸气,然后翻掌,掌心向外,两手分开,从体侧下落,同时呼气,至少做30次。

2.甩手深呼吸,两手劳宫穴相对,从体前上升至头顶,同时吸气,然后两臂向前向下后甩,同时呼气。要求做50—300次。然后做缓解动作。

  (5)腰、胯、腿部运动

  松静站立,双手叉腰(或手背扶腰),腰、胯、腿做顺时针及逆时针的旋转,转圈运动,前后方摆动小一些,左右摆动大一些,呈椭圆形轨迹,左右摆动时要用力,各15次,做缓解动作。

  (6)颈部运动

1.摆头转颈,头从正中分3次向右摆动,再回正中,分3次向左摆动,再摆回正中,然后转头,低头,做颈转圈运动,先向前低头向左转一圈,然后向右转一圈,为一次,要求做5——10次,头转圈时,为避免头晕,眼睛要睁开,颈要放松,动作尽可能大一些。

2.前、后、左、右运动,即向前低头,然后抬头。向后仰头,然后抬头,再向左摆头,还原正中,再向右摆头,还原正中为一次要求做5—10次。

3.颈部按摩,也可叫扳颈,先用左手手心搓颈部右侧,要求用力,来回搓揉,再用右手做相同动作,这一节很重要,至少要做30次以上,放松1—3分钟。

   卧 功

1.两手十指弯曲梳头,动作要求同站功梳头,头略抬起,以便梳理后脑部。

2.以右手中指中冲穴顺序点按印堂穴,人中穴,承桨穴,其中人中穴,承桨穴按摩为接触皮肤后,位置不移动,转圈用力按摩。人中穴位于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凹处,承桨穴位于下唇沟中央处。

3.用右手拇指前端按摩上连泉穴,中度用力,前后运动进行按摩。上连泉穴位于下颌骨下一寸处。

4.两手掌分别从两肩交替向膻中穴按摩。

5.两手劳宫穴分别按摩膻中穴,先左手,后右手。

6.两手掌分别从胸部经膻中穴,中脘穴至肚脐,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按摩时要求两手不要间断,连续交替进行。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四寸,脐孔与剑突连线中点处。

7.两手劳宫穴分别按摩气海穴及腹部,用内力转圈按摩,先左手,后右手。气海穴位于脐下一寸五分,以上各节运动不得少于10次。

8.两手,两脚做抓手指,脚趾运动。要求用力抓,抓脚趾时可配合做抬脚掌,勾脚掌的运动,要求做50—100次。

Admin
Admin

帖子数 : 2828
注册日期 : 10-08-31
年龄 : 43
地点 : 内蒙古乌海

http://gooddream.8008cn.biz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